手表走时精度的微调装置
发布日期:2018-02-09 09:00:48

我们知道,手表的走时精度(精确度)的调整(tiáo zhěng),一般是靠拨动快慢夹改变游丝工作长度来完成的。手表知识工作原理, 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一种精密仪器,该仪器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、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作为标准。如果知道了振动系统完成一手表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(振动周期),并计算出振动次数,那么,振动这么多次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就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。但在实际的调整中,要想达到几秒内的精度范围的改变,单靠拨动快慢针往往是做不到的。因为这个调整量太小,就便是操作(cāo zuò)时屏息静气,一动还是可能会把调整量超出,这样要想达到满意走时精度,非要反复调整多次才行。再有就是有些手表的夹板会遮挡住游丝快慢夹,不拆卸自动夹板也不好下手。
出于对手表走时精度(精确度)精细(jīng xì)的调整(tiáo zhěng)要求(chéng shòu),微调装置(zhuāng zhì)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(Purpose)。手表知识工作原理, 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一种精密仪器,该仪器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、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作为标准。如果知道了振动系统完成一手表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(振动周期),并计算出振动次数,那么,振动这么多次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就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。从结构(Structure)上看,微调装置一般就是多了一层带开口的环,它的前端做成针状或V形,如果是V形的还有一个偏心的调整螺丝(screw);游丝夹和微调夹都是靠弹性配合,微调夹在游丝夹上面,在用改锥拧偏心调整螺丝时候,微调夹头部的V形部分(bù fèn)会左或右移动,微调夹也随之移动并带动游丝夹做相应的位置(position )改变。
调整(tiáo zhěng)的方向(fāng xiàng)看摆夹板的的 +/- 标识,精度(精确度)调整的范围就不好说了,一般情况(qíng kuàng)下是 +/-10秒/日左右,这个还要看游丝在游丝夹内的荡匡间隙大小而定。手表知识工作原理, 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一种精密仪器,该仪器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、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作为标准。如果知道了振动系统完成一手表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(振动周期),并计算出振动次数,那么,振动这么多次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就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。手表知识或称为腕表,是指戴在手腕上,用以计时/显示时间的仪器。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、橡胶、尼龙布、不锈钢等材料,制成表带,将显示时间的“表头”束在手腕上。手表的频率(frequency)越高,游丝的圈数就越少,像早期18000次/小时的手表游丝都在13-14圈,而现在28800次/时的手表游丝大约只有10-11圈。所以高频(Induction Heating)率的手表更不容易(easy)把精度调整好,它比较“敏感”,尤其是女表,而有了微调装置(zhuāng zhì)就方便(fāng biàn)多了。现在凡高档些的手表都采用(cǎiyòng)了微调装置,当然微调装置的种类(Species)和形式(xíngshì)也很多,最常见(cháng jiàn)的就是ETA机芯里用的那种。早期的手表游丝快慢夹都是带针头的,称之为“快慢针”,而且有的还做的出奇的长,实际上也是为了能精细(jīng xì)的调整手表走时精度才做成这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