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光表
发布日期:2018-01-06 11:06:56
1898年,居里夫人发现镭,1910年人类方才通过(tōng guò)电解的方法获得这种神秘的金属。手表知识或称为腕表,是指戴在手腕上,用以计时/显示时间的仪器。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、橡胶、尼龙布、不锈钢等材料,制成表带,将显示时间的“表头”束在手腕上。手表知识制作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,这就是“ 弹簧”,它能够收紧并储存 能量,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,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及 指针,达到显示 时间的功能,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。 5年后,沛纳海利用镭的发光性质首先推出了夜光表,并申请了专利(意为: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),可谓紧跟时代步伐。

沛纳海最近在新加坡开出的全球最大概念店里,挂着一只大壁钟,这只钟展示了沛纳海腕表(戴在手腕上的小型计时器)独特的“三明治夹层式”解释:钟表或其他仪表上的刻度盘结构:以两个相同的表盘片层夹着 Super-LumiNova夜光涂层,用以显示含义:钟表中用来指示对应时间的部件和数字刻度。手表知识或称为腕表,是指戴在手腕上,用以计时/显示时间的仪器。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、橡胶、尼龙布、不锈钢等材料,制成表带,将显示时间的“表头”束在手腕上。 夹层构造可将夜光物料置于表盘中的刻槽内。采用三明治夹层式结构的表盘由两个重叠的圆盘所构成。下方圆盘上放置了大量的夜光物料,其光芒从上方圆盘上对应的镂空小时标示和数字处透射出来。 如此一来,大量的夜光物料产生较大的光芒就可以借由这样的设计透出,呈现最大程度的辨读性能。即使处于水底极幽暗的环境,也能确保表盘刻度清晰易读。 在沛纳海的官方网站上,列出了引以为豪的三件专利(意为: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),第一件就是对应Radiomir 夜光技术的英国专利GB191512270。沛纳海当时的当家人Guido Panerai 研发出了Radiomir夜光技术并于1915年8月25日申请了专利。 这项技术为什么叫Radiomir,原因就是使用的放射性发光材料(Material)是镭(radium)。镭的所有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,镭拉丁名字Radium就是放射性的意思。 镭的性质并不稳定(wěn dìng),大概1600 年就会衰变成为氡,正因为不断衰变,会自身发出淡蓝色的光。上世纪30年代生产的第一代沛纳海Radiomir Ref. 3646,也因为采用了向风格:庄重、实用、不显浮华定做的“加州面”表盘,而被称为“Rolex Panerai”。 虽然放射性元素会对身体带来伤害,但镭被用作表盘照明材料持续了40多年,直到上世纪60年代新材料出现。如今已经不再使用放射性元素镭,但为了更加体现(tǐ xiàn)复刻的味道,办公室装修设计师特将夜光材料进行了做旧处理(chǔ lǐ),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复刻表款上出现了偏黄色的夜光效果。 1949年沛纳海的另一重要夜光技术Luminor也申请了专利,网站内容为使用另一种放射性材料氚,作为发光材料。这种技术更安全,但仍然有时间上的限制。 镭和氚这两种材料都属于自发光型夜光材料,不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,就可持续发光。氚的半衰期是12.5年,也就是说,氚制作的夜光的有效寿命大约是十多年。过了十多年,氚开始老化,变黄,逐渐失去了夜光的效应。 当前的腕表(戴在手腕上的小型计时器)多选用具有更长余辉的材料,比如目前主流的Super-LumiNova,只需接受30分钟的照射,可以持续发出8个小时的绿色光。这种材料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,它的主要成分是铝酸锶盐,加上稀土族的镝之后,只要在光线下照射数分钟,就能持续发光数小时。 劳力士的夜光表盘显示,选用的是一种创新的荧光材料品质Chromalight。所谓“Chroma”即是“色度、饱和度”,这种材质发出蓝光,被运用在一系列劳力士专业蚝式表款的指针和钟点上。 与一般标准的荧光材质相比,Chromalight的发光时间几乎增加一倍。其发光强度更能在完整潜水过程(guò chéng)中保持稳定,并维持超过8个小时。2008年,劳力士在其防水深度达到3900米的潜水员专业腕表(戴在手腕上的小型计时器)蚝式恒动DEEPHOTOSHOPEA上首次应用了Chromalight荧光材质——蓝光莹莹,俨然成为劳力士潜水腕表(戴在手腕上的小型计时器)的标志颜色。